杰克A5平縫機鎖頭油量大,漏油,怎么調一下。
在走訪的多家縫企中,大部分的企業表示一季度特別是四月份受多重因素的疊加影響導致訂單銳減,到了六月之后才有所起色。今年一季度以來,受國內新冠疫情防控等因素的影響,各行各業都處于低迷形勢當中。眾多縫企的負責人表示,在這期間企業只能以外貿訂單的微薄利潤維持工廠的基本運營。對于中小型的縫企來說,做外貿訂單一般是以外包的形式,成本高,利潤薄,只能維持工廠工人基本開銷。不過,外貿的機會也是給了企業一線生機,讓大家在這個市場的“寒冬”里可以維持正常運營。到了六月份,企業陸續接到了新的訂單,市場開始逐步回暖。大部分的縫企負責人認為,到今年的中秋時節將會迎來新一輪的行業復蘇。
02 走差異化道路 在專精特新的領域深耕
在臺州,有大大小小的縫企500多家。大型企業的幾個品牌以價格優勢和品牌效應占據了平包繃普通機型的大部分市場分額。中小型規劃的縫企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分得一杯羹呢?在這樣的競爭中,各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必須要有自己的獨特競爭力。本刊記者走訪了解到,中小型體量的企業在縫紉機市場中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特色產品和技術。如朗邦公司專做全自動手套機、枕套機等特種設備;朗進公司的全自動接橡筋機、萬能折袖口機擁有自己的專利;迅杰公司的包縫機特別增加了一種裝置,專門針對窗簾等家紡類的縫紉工藝進行改良,差異化的技術使其在這個細分領域中占據市場份額;杰銳縫紉機公司則專注在車縫的輔助設備,如包縫機的吸風裝置等等。這些企業規避平包繃普通機型的紅海競爭,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專做精,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核心優勢,在市場的激烈競爭中仍然能夠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不斷發展起來。
03 疫情常態化下 彰顯縫企韌性
體量小的企業在危機和不確定性中所面臨的壓力和挑戰相對來說也更小。通過此次走訪了解到臺州中小型的縫企在今年上半年的復雜形勢下,依然能保持正常運營,通過外貿訂單保障工廠的正常開銷。這也充分體現了縫企在復雜的市場形勢下的韌性。事實證明,企業的韌性發展不僅是一種抵御危機的能力,更具有與動態變化互相調節和不斷進化的特征。回顧2020年新冠疫情危機中實現逆勢增長的企業,它們的共性,是具備快速反應的敏捷性,強烈的創新基因,以及同心協力應對危機的組織韌性。在走訪的企業當中,大家對下半年的市場行情持樂觀積極的態度,大多數的企業負責人認為下半年會迎來一輪復蘇。
佳島公司
佳島公司王華青董事長表示,今年國內市場因經濟大環境下行,銷量有所影響,但得益于佳島公司長久以來海外客戶的積累和沉淀,隨著東南亞等海外市場回暖,出口訂單有所增長,預估今年的總銷量將與去年基本持平。其次,基于佳島公司一直有生產熱風機,隨著疫情的防控需要,熱風機銷量亦有所增長。面對服裝產業的轉型升級,對于服裝工藝的要求越來越高,佳島公司持續嚴格把控產品質量,并不斷地研發一些新產品,優化原有的機型,拓寬差異化、自動化產品,以適應用戶的需求變化。佳島堅信,產品質量及適用性是企業的支柱。
杜馬公司
杜馬公司在步進縫紉機領域較有優勢,是步進式縫紉機較早的縫企,擁有多項專利。張總表示,盡管今年市場行情比較低迷,但是河南、湖北等中部的兩地市場銷售情況卻較為樂觀。得益于國內服裝業由東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快速轉移。制衣市場的“活躍地帶”的遷移、新興力量的崛起帶動了縫制設備在中部地區的銷售。而在海外市場方面,張總介紹到當前緬甸市場恢復得較好。接下來的重心是以中低端機型鋪開市場。
森科公司
森科公司張總表示,當前許多企業面臨的是生存問題。今年對于同質產品的競爭顯得尤為激烈。森科公司根據當前的形勢,主動調整產品結構,應舍則舍。將重點專注在 小品種產品和特色產品延伸。并且通過加強與經銷商的聯系,與經銷商更緊密地合作,共克時艱,相互扶持。下半年,行業會緩慢復蘇,更重要在于企業資源整合,讓自身企業更有生命力。張總認為,做終端和經銷商要加強對服裝工藝的學習,了解最新的用戶需求變化。當前森科公司在東南亞的銷售主要依靠外貿公司。對于中小型的縫企來說,開拓外貿的阻力比較大,包括外貿方面的人才、貨款回收以及海外資金安全等問題都存在一定的難度和風險。通過外包給外貿公司,雖然利潤有所降低但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相關的風險。利用今年CISMA展會的機會,森科公司將加強與經銷商聯系,以及對品牌的宣傳推廣,并在這個重要的展會平臺中展示森科的部分新產品。
朗進公司
朗進公司負責人曹亞豐總經理認為,今年的國內服裝加工訂單一直在向國外轉移,臺州縫企要走出去,同時,也要加強對服裝工藝的了解,加強自主創新和研發。國內的市場行情會加快自動化市場的培育。經歷了兩年多的疫情防控,朗進公司當前最重要的是開源節流,加強管理,提升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在CISMA2021展會上,朗進將會展示新的多功能折口機,并會在接下來進行更多渠道的宣傳和推廣。
朗邦公司
在朗邦公司期間,陳光燦總經理分享了他在自動化領域的體會。他表示,自動化、差異化是行業的熱點詞匯,很多人只看到自動化、差異化設備的利潤大,且同類產品競爭少等充滿誘惑的一面。但當真正走上這條道路的企業,才會深知自動化領域探索的艱辛和不易。
對于研發生產自動化產品的中小企業來說,比一般的企業更要面對資金、研發立項、技術、配件供應等方面的問題。因為,自動化設備從研發到面市是一個相對周期較長、投入較大且充滿不確定性的過程,因此,研發立項之時就需要更加謹慎,并對市場需求及應用工藝痛點要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認知。
斯柏特公司
在斯柏特公司與阮根永總經理溝通過程中,阮總表示:斯柏特近年來持續開拓市場,產品在國內外用戶群體中得到一定的口碑與認可。斯柏特將一直專注自動化產品開發,專注縫制行業細分領域,以“自動化代替人工的先行者”為企業發展理念,積極響應“專精特新”國家戰略。接下來,將會通過行業展會、行業媒體宣傳等渠道,讓廣大用戶進一步認識斯柏特品牌和產品。
結 語
在今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很多人不看好制造業中小企業的生存。但是從這次走訪的企業來看,中小型企業也有其生存之道。他們在逆境所表現出的韌性,以及對縫制設備行業的專注和熱愛令人折服。“君子藏身于器,待時而動” ,在行情低迷時修煉內功,并根據行情調整變化以適應市場變化,在復蘇之時才能閃耀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