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藝及技術上的因素,早期電腦套結機在設計和加工制造中是存在很多不夠理想的地方,雖然現在很多公司已經推出了改進后的新機型,但是由于我國很多服裝企業的生產設備還沒有更新,所以,目前我國還存有大量早期電腦套結機機型。日常工作中,這批早期電腦套結機因出廠時的缺陷而帶給了操作人員工作上的不便,這些問題大多集中于抬壓腳機構、送料機構、切線機構及光耦傳感器四大方面。因此,對于大多數縫紉機操作人員而言,掌握這四個部位的基本知識是很必要的,這對于延長電腦套結機的使用壽命及提高電腦套結機的使用效率具有直接的影響。 為此,我們就早期電腦套結機如第一代兄弟LK3-430E等機型的壓腳機構和切線機構在乎常工作中常見故障及有效解決方法進行了歸納總結,供大家參考。 一、壓腳機構 該部分較易出現的故障是壓腳放不下或較慢放下,此故障的特征是:當踏下踏板,壓腳沒有及時的放下,在第一代兄弟LK3-430E機型中,將顯示故障提示為“E一6-"系列時即是。在處理前先了解該起抬壓腳部分的結構,其動作流程為:螺線管充電產生電磁吸引銜鐵左移,拉直連桿,連桿的支撐使滑塊向下壓擠,從而抬起壓腳。從結構上看,該設計很合理,螺線管的作用力無須直接施加到壓腳上,可有效的減小螺線管的體積及能耗。但也因為要通過一系列連桿的作用,要想一下子設計及加工得完美也比較困難。 故障分析:當控制板收到放下壓腳的指令后,就斷開螺線管的電源,釋放銜鐵,讓連桿復位使滑塊上升,壓腳降下的同時要回饋信號給控制板。如在規定時間里控制板收不到壓腳成功釋放的回饋信號時,就會報警。造成壓腳不能成功放下的原因是連桿的中立位置沒調整好。當連桿向左偏時,即使螺線管釋放銜鐵后,由于壓腳壓力的反作用,連桿將超出中立位置卡在反死點上。從而使連桿的回程拉簧的拉力不足以把拉桿拉回,也就無法復位?;瑝K無法上升,造成壓腳放不下。如果連桿的中立位置是通過螺線管座的前端面與限位檔片及連桿中間處的微調螺絲來限制和進行調節的,使用過一段時間后,連桿機構或許有松動變位的地方,造成中間處的微調螺絲形同虛設,也就沒有了調節功能,剩下的就只有螺線管座與限位檔片了。但由于螺線管座的固定和座體的結構都不夠緊固,加上銜鐵和限位檔片是由分體零件組合而成的,頻繁的收放動作后,極易因為碰撞而松動變位,造成限位偏移。了解到造成故障的原因后,排除故障就相對容易些。按以上的分析思路,排除故障的關鍵即在于如何控制好連桿的中立位置。按機體結構來看,只有充分的利用螺線管座和限位檔片進行限位才能達到目的。處理方法:加固座體和限位檔片,適當增加避震墊片。該螺線管座為鐵板壓制,卡口極易松動,有條件的話可進行點焊加固處理,要注意螺線圈包的安全。限位檔片在使用時間長久后也會松動,甚至從銜鐵卡槽中脫出。該處也可進行點焊加固處理。該注意的是插梢口位置要對齊,焊在限位片的反面,即不會影響到螺線管端面和銜鐵接觸的那面。各加固焊點要進行磨挫或車削處理。安裝時適當的增加約3MM左右的避震墊片。(要使用耐油性、質量較好的膠片沖制墊片)調整時以前后移動螺線管座來限制連桿的中立位稍微的右偏一點,利于連桿的復位。最后確認方法,先用工具反復壓試連桿及銜鐵的人復動作是否順暢,檢查螺管座同限位片有否起到限制作用。最后加電測試銜鐵的收放動作是否靈敏、聲音干脆,確定沒有異響。經這樣的處理后,一般都能徹底解決壓腳因機械故障引起的收放不靈活問題。二、切線機構 在第一代兄弟LK-430系列電腦套結機中,切線機構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切線刀動作凸輪(S49629101)處的滾子螺絲(S30033001)較易松動或斷裂,造成無切線動作或動刀不能歸位,車針扎到動刀的分線鉤,造成斷針和動刀損壞。出現該故障特征:1、正常使用中突然碰到斷針,換上新車針后就發生切線不良時。2、打完套結后沒有切線動作時。都可懷疑是因該問題引起。確認時只要打開機器頂蓋,檢查其后部凸輪處滾子螺絲的情況。處理方法:如只是松動造成斷針的話,在打緊該螺絲后還要檢查動刀的損壞情況,動刀分線鉤如損壞嚴重的話只有更換切線動刀。如是因為螺絲斷裂造成無切線動作時,也只有更換新螺絲。由于該滾子和螺絲的安裝空間很小,會造成安裝不便。但在電腦套結機中,切線刀的動作是由電腦控制,調整時只要對準各凹面即可。安裝完畢確認,主要檢查滾子同凸輪槽是否對齊。 故障分析:在車針從下死點上升到針板時,后推切線動作螺線管(S38144100)銜鐵檔塊,使滾子進入凸輪槽進行確認。以調整螺絲(159905001)來調節。最后確認切線刀動作是否順暢,即壓住銜鐵檔塊,用手轉動手輪來完成一個切線周期,以轉動時的手感來確
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