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普產品質量是有目共睹的,在中國市場已多年,不應該出現讀者所說的每換一次線就要調整一次縫線張力的情況。一般在更換縫制品種類時,由于差異性較大,需要更換相應的縫紉線種類,才需要對縫線的張力進行適當調整和試縫。對同一種縫線出現此問題,可能是讀者在使用方法上存在問題。建議首先把產品使用說明書好好閱讀一下,檢查是否按說明書要求正確引線;其次,檢查機器在運輸途中是否造成零件的松動、移位等現象;第三,檢查彎針勾線時間,建議結合所用縫線及所縫縫料,有意將勾線時間調快或調慢,把彎針勾線時間再精確調整一次。
1 彎針架
1.1 標準同步關系
將針桿固定在橫列寬度最大位置后,中心針至左、右鉤針的距離應相等(圖1)。
圖1 1.2 調整方法 如果左、右彎針的針尖到達機針中心的時間不對稱一致,可旋松彎針座拉管導板座4上的緊固螺釘5,然后上下移動彎針座拉管導板座4,直至左彎針3、右彎針2到達機針1中心的時間對稱一致,再擰緊彎針座拉管導板座4上的緊固螺釘5。 注意:左、右彎針下尖端應平齊,或左鉤針略低于右鉤針,絕不能右鉤針比左鉤針低,且左、右彎針應光滑無毛刺。 2 機針與彎針
2.1 標準同步關系
將針桿調整到橫列寬度最大位置,如圖2(a)所示,當機針從中心針最低點回升2.7mm時,左、右彎針的針尖應分別到達機針的中心,同時彎針尖距針孔上緣2.5mm。或在機針從中心針最低點回升2.7mm基礎上,再回升2.5mm,此時彎針的下沿應擋住機針針孔的?左右,如圖2(b)所示。
圖2 2.2 調整方法 (1)當機針從中心針最低點回升2.7mm時,如彎針沒有到達機針中心的位置,可通過緊定螺釘1和緊定螺釘2進行調整。若針桿上升時間太早,應旋松緊定螺釘1及擰緊緊定螺釘2;如果針桿上升時間太遲,則應擰緊緊定螺釘1和旋松緊定螺釘2(圖3)。
圖3 注意:機針由中心針最低點回升2.7mm只是作為標準值,它應根據實際縫紉情況,在2.7~3.2mm范圍內取值,最大不能超過3.5mm。 (2)當機針從中心針最低點回升2.7mm時,左、右彎針的針尖分別到達機針的中心,但彎針尖距針孔上緣距離不足或大于2.5mm時,可先旋松圖4中針桿耳環上擋圈螺釘1,使針桿下降,達到標準高度后,再擰緊針桿耳環上擋圈螺釘1。然后,旋松針桿耳環下擋圈螺釘2,將下擋圈向上移,至針桿既不上下竄動又轉動自如時,再擰緊下擋圈螺釘2。如果針桿過低,可用相反的方法進行調整。
圖4 3 機針與彎針前后間隙的調整(圖5) 當左、右彎針到達機針中心線時,彎針針尖與機針的前后間隙應為0.05mm。此間隙過大,容易跳線,過小則容易斷針。調整時,先轉動右手輪,使鉤針針尖到達機針中心線,再旋松彎針緊固螺釘,前后移動彎針,使間隙達到0.05 mm,再擰緊彎針緊固螺釘。
圖5
|